当前位置:通知公告>正文

2023年校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
发布者:姜浩    发布日期:2025-03-06    查看:126  次


主要工作要求如下:

关于开展2023年校级一流本科课程

建设项目遴选工作的通知

 

教学单位:

根据《广州工商学院关于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的实施方案》广工商发2023140广州工商学院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实施方案(广工商院发〔2020216号)要求,推进学校一流课程建设高质量发展,做好推荐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培育工作。现就我校2023年校级一流本科课程遴选工作通知如下:

一、遴选对象及数量

20239月已提交评估优质课程申请的117门课程中遴选,详见附件1遴选数量为25门左右。

二、遴选条件

基本条件

申报课程必须同时满足以下基本条件:

1.申报课程必须是纳入2023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且设置学分课程,以通识必修课、专业必修课(核心课)、实验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为主。且至少经过两个学期或两个教学周期的运用和完善。

2.申报课程自202211日以来,至少有1个学期在正常讲授,在后续专业教学计划中,该课程仍将稳定开设,并承诺入选后持续改进。

3.课程负责人应为我校在职在编教师,一般应具有副教授(含)以上职称(特别优秀的课程,负责人职称可放宽到讲师)和5年(含)以上本科教龄,具有丰富的课堂讲授经验和良好的教学口碑,年龄一般在55周岁以下(至20231231日,特别优秀的教师在与学校签订续聘协议、能够保证课程服务年限的情况下,可放宽至60周岁),同一负责人本年度限报一类课程。

4.课程负责人须为申报课程的实际讲授人,承担该课程1/4以上教学时数。课程团队结构合理,成员总体稳定,自202191日以来,课程负责人未发生变更,团队主要成员未发生大幅变动。团队成员师德师风良好,教学理念先进,积极投身教学改革且成效显著。

5.课程教学理念先进,坚持育人育才相统一,教学设计、组织、实施突出学生中心地位,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创新教学模式,教学互动较好、教学反馈及时、教学效果显著。

6.课程内容与时俱进,依据学科前沿动态与社会发展需求动态更新知识体系,契合课程目标,教材选用符合相关规定,教学资源丰富多样。

7.课程管理与评价科学且可测量,教师备课要求明确,学生学习管理严格,采用多元考核方式,教学过程材料完整,可回溯、可借鉴、可监督,诊断改进积极有效。

(二)优先条件

同等条件下,课程满足以下条件的,优先予以选定

1.注重开展课程思政改革,深入挖掘专业育人元素,注重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社会责任、科学精神、职业操守、历史文化等素养,通过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三者有机融合,在教学实践中取得良好育人成效。

2.课程内容充分体现工商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及时引入学术研究、科技发展前沿成果聚焦新工科、新文科建设的课程,体现区域特色、学校特色的课程。

3.积极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对课程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组织、考核方式等进行大胆创新,教学互动良好、学生参与度高的课程。

三、申报要求

(一)线上一流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申报要求

申报课程须在全国性公开课程平台开放运行(并于20241231日前推送至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门户)以面向高校服务为主。应用于非全日制学生的网络教育课程以及无完整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的在线课程等不接受申报。在多个平台开设的在线开放课程须选择在线教学服务好、效果好的一个主要平台申报,多个平台的有关数据可按平台分别提供课程数据信息表。一般情况下,公选课、通识课累计选课人数不少于5000人次,专业课选课人数累计不少于3000人次。

)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申报要求

基于慕课(自有或已获授权)、专属在线课程(SPOC)或其他在线课程,运用适当的数字化教学工具,结合本校实际对课程进行创新应用,具有完整科学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设计(含线上和线下各自的教学内容、学时分配等),安排20%70%左右的教学时间实施学生线上自主学习,与面授有机结合开展翻转课堂、混合教学,实现线上线下教学优势互补。注重开展过程性评价,课程平时成绩不低于50%。鼓励使用省级以上线上一流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实施混合教学。

线下一流课程申报要求

一般应由职称为副高及以上教师主讲,课程以面授为主,并稳定开课授课。贯彻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落实课程思政改革要求,有机融入专业育人元素。充分吸收学科专业前沿知识,并使用高水平教材,重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教学工具运用,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较高,获得感较强。加强形成性评价,实行探究式、项目式、报告式等考核方式,依托课程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

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申报要求

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充分利用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挑战杯等系列化、主题化、功能化的社会实践活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突出课程实践性、社会性和公益性的特点,培养学生认识社会、研究社会、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课程应为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的非实习、非实训课程,依托长期合作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稳定开课,并设置相应学分,学生70%以上学时深入基层,配备指导教师,保障课程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

其中,线上线下混合课程、线下课程及社会实践课程还需提交1节课堂实录教学(课堂或实践)视频。

三、评估暨遴选程序

组织遴选申报

各学院(部)结合本单位已提交申请的优质课程申请表,对有一定建设基础的课程进行论证和遴选,择优推荐校级一流课程。

(二)提交材料

1.202438日前,以学院为单位提交材料,电子版材料发送至邮箱:1758038718@qq.com,命名:“XX院(部)2023校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申报材料文件夹内每个课程单独一个文件夹以申报课程命名(如:工学院-线-流课程-张三)含以下材料:

1)《广州工商学院一流本科课程申报书》(附件2)纸质材料一式2及支撑材料一式1

2学院统一填写《广州工商学院一流本科课程申报推荐汇总表》(附件3,纸质材料签字盖章一式1份。

2.同步平台填报:项目负责人需将经过部门审核的广州工商学院一流本科课程申报推荐汇总表、广州工商学院一流本科课程申报书格式为WORD版本申报佐证材料盖章pdf版本)上传到广州工商学院网络教学平台质量工程网站(http://gzgs.kypt.chaoxing.com/)。项目网上填报步骤说明详见附件6逾期不再受理

注:纸质版申报书和佐证材料分开用普通A4纸打印装订,电子版申报材料大小不超过50M,佐证材料需附上封面目录(附件5)。报送的项目纸质版材料需与质量工程网站上传的项目电子材料内容格式一致。

(三)审核立项

教务处根据课程评估结果,确定2023年校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拟推荐名单,学校OA办公系统上公示公示期为5公示无异议后呈报校长办公审议通过后予以立项。省级、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推荐申报名单在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择优产生。

五、其他要求

1.各单位应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对本单位的申报材料进行审查,确保内容真实、准确,保证质量。

2.已获往年校级和省级立项名称或内容相似的课程不得再次申报;每个项目负责人仅限1名老师承担校级及以上质量工程项目、一流本科课程未结项者和上一年度暂缓通过或未通过结项验收者,不得申报校级一流课程建设项目。

3.为保证项目的年度执行进度,请各单位严格按照时间节点申报,逾期不受理。

四、联系人

教务处:林雪凤;联系电话:020-86929839邮箱1758038718@qq.com

 

附件:1.广州工商学院关于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  工程建设的实施方案

2.广州工商学院一流本科课程申报书

3.广州工商学院一流本科课程申报推荐汇总表

4.广州工商学院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质量标准

5.广州工商学院一流本科课程附件材料封面

6.广州工商学院质量工程网上平台填报使用手册

 

 

                                    教务处   

                                2024119



材料提交时间:
2024-01-19至2024-04-18
此次申报参与的项目类型如下,点击进入在线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