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通知公告>正文
2024年度校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结题
发布者:利文珊  发布日期:2024-11-20 查看:216 次
主要工作要求如下:
关于开展2024年度校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结题验收工作的通知
校属各单位:
根据《广州工商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管理办法》,现决定组织开展2024年度校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结题验收工作。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结题验收
(一)验收范围
1.2022年立项的校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60个,不含课程思政示范项目);
2.申请延期结题的2021年质量工程建设自筹项目(1个),由学院所在部门自行组织,结果报教务处备案。
具体须结题项目名单详见附件1。
(二)结题验收内容
本次检查为终结性验收,验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项目建设目标和建设任务的实际完成情况。
2.项目预期成果的达成情况,提供代表性成果及后续建设规划。
3.项目建设主要措施、具有示范性作用的创新特色做法、成果应用和推广情况。
4.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原因、建议与对策。
5.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
(三)结题材料要求
参加验收的项目要结合项目建设标准和建设要求,参照项目获批立项当年项目申报指南中所列建设或结题要求(附件4),对照项目立项申报书(申请书或任务书等),根据建设实际情况填写项目验收登记表(附件2),撰写结题报告(不少于5000字,格式自拟),并提供成果实证材料。
成果实证材料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研究报告、论文、专利、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网站、教材、实践活动、获奖情况等,要求成果本身有明显价值或者项目团队能够说明其价值。实证材料须按照验收登记表中填报内容的先后顺序对应编辑并做好目录。
材料中项目申报书(申请书或任务书等)需附签字盖章版本复印件或扫描件。未按照要求填写验收登记表或未提供相应实证材料,以致项目验收信息不完整的,验收不予通过。
(四)结题验收流程
1.项目自查。需结合项目建设标准和建设要求(参照项目获批立项当年项目申报指南中所列建设要求),对照项目申报书(申请书或任务书等)进行自查。
2.单位审核。由项目所在单位对结题材料进行审核,确保其真实性、完整性,并填写《审核汇总表》(附件3),无实证材料、实证材料不足或不符合要求者,验收不予通过。
3.教务处形式审查。教务处根据管理办法及项目申报书开展形式审查。自筹项目由各学院(部门)自行组织结题验收后报教务处备案即结题。
4.专家审议。教务处组织专家开展结题验收评审工作(自筹项目除外),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5.公示。评审结果在学校OA系统公示5天。公示无异议,提交校长办公会审定,审定通过后发文公布。
二、材料提交
(一)平台填报
项目负责人需将经过部门领导审核的项目结题验收材料等签字盖章PDF版本上传到广州工商学院质量工程管理平台(http://gzgs.kypt.chaoxing.com/)。项目网络填报步骤说明详见附件5,填报系统于9月23日24时关闭,逾期不再受理。
(二)材料报送
各学院(部门)于2024年9月28日前,将经领导审核的结题验收材料纸质版一式2份统一交至教务处教研科,电子版以学院(部门)为单位发送至邮箱843031127@qq.com。
各项材料请用A4纸张打印填报并装订成册;结题验收材料按照《结题验收项目材料(印刷模版)》(附件2-1)排列结题材料,并用蓝色皮纹纸做封面装订成册。各项材料的电子版大小不超过50M。报送的项目纸质版材料需与质量工程网站上传的项目电子材料内容格式一致。材料装订不符合要求和逾期者不予受理。
(三)经费报销
根据《广州工商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管理办法》,通过结题验收的项目全额报销。通过结题验收的项目,须由项目负责人在2024年11月30日前完成经费报销。
联系人:利文珊,邮箱:843031127@qq.com,联系电话:020-86929839,地址:花都办公楼305室。
附件:
1.校级质量工程结题验收项目一览表
2.质量工程建设项目验收登记表
2-1.质量工程结题验收项目材料(印刷模版)
3.2024年度校级质量工程结题验收项目审核汇总表
4.质量工程建设项目申报要求及指南(2022年)
5.质量工程网上平台填报使用手册
教务处
2024年7月24日
材料提交时间:
2024-07-01至2024-10-10
参与的项目分别为: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负责人 | 所属院系 |
---|---|---|---|
1 | 基于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声乐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索 | 赖晓芬 | 音乐学院 |
2 | (人才培养模式综 合改革项目)一化三融五进:应用型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 张晓英 | 商学院 |
3 | (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项目)“思政引领、多维并举”的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 邢佳平 | 外语学院 |
4 | 民办本科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共建共享机制探究-以广州工商学院为例 | 杨琳琳 | 商学院 |
5 | 高校公共体育篮球微课设计和实验研究—以广州工商学院为例 | 邱全 | 体育部 |
6 | (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基地)中外运敦豪科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 | 宋湘 | 管理学院 |
7 | (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项目)基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财经类院校通识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 黄鹏 | 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冷链产业学院 |
8 | 以知行合一为目标的营销课程教学改革 | 王建军 | 商学院 |
9 | 基于OBE理念的统计学教学改革研究 | 张燕 | 会计学院 |
10 | 基于OBE理念的应用型高校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 邹霞 | 管理学院 |
11 | 基于SPOC的审计学混合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 吴巧红 | 会计学院 |
12 | (课程教研室)球类课程教研室 | 陈强 | 体育部 |
13 | 基于“网中网”财务决策平台的财务管理综合实验课程教学优化路径探索 | 麦瑷珊 | 会计学院 |
14 | 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项目基于“数字经济、三维融合”的会计应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 任道纹 | 会计学院 |
15 | (科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智能财会科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 | 彭良军 | 会计学院 |
16 |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经济法课程教育改革探究 | 周阳城 | 会计学院 |
17 | (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项目)基于“产教融合”理念的新商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 梁春树 | 管理学院 |
18 |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应用型经管类专业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研究——基于OBE理论视角 | 陈影 | 管理学院 |
19 | (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项目)粤港澳大湾区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陈晨 | 音乐学院 |
20 | 基于四驱联动、三层梯进的经管类《运营管理》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 黄汝丽 | 管理学院 |
21 | 基于OBE模式的《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 杨亚南 | 会计学院 |
22 | 构建“五维一体”民办高校二级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 杜静仪 | 商学院 |
23 | 基于校企协作的应用型高校音乐专业钢琴基础薄弱学生优质化实践探索 | 李罗春子 | 音乐学院 |
24 | 产学融合驱动的实战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张小英 | 外语学院 |
25 | 《商务英语笔译》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两维度三融合创新研究与实践 | 龙辉 | 外语学院 |
26 | (课程教研室)综合英语课程教研室 | 祝爱华 | 外语学院 |
27 | 数字技术赋能《日语基础写作》课程的混合式协作学习模式创新研究 | 夏逸慧 | 外语学院 |
28 | 以多元竞赛促商务英语的创新教学改革 | 周正秀 | 外语学院 |
29 | 基于共同体理论的物流管理虚拟教研室构建路径研究 | 张塽 | 管理学院 |
30 | 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校本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 | 陈利萍 | 外语学院 |
31 | 基于仿真任务构建的《外贸英语函电》实务化教学改革 | 曾永健 | 外语学院 |
32 | 商务英语教学中学生去动机动态化成因及对策研究 | 刘国明 | 外语学院 |
33 | 基于OBE的民办高校思政课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研究 ——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为例 | 杨朝晖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34 |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新一代ICT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段超 | 工学院 |
35 | (现代产业学院)跨境电商产业学院 | 林波 | 商学院 |
36 | (课程教研室)市场营销学课程教研室 | 杨美玲 | 商学院 |
37 | OBE理念下PBL教学法在商务谈判课程改革中的探索与应用 | 杜玲燕 | 商学院 |
38 | (大学生社会实践 教学基地)广州工商学院·粤嵌科技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 罗俊 | 工学院 |
39 | (校企联合实验室)广工商-京东联合实验实训室 | 张艳霞 | 商学院 |
40 | (课程教研室)市场调查课程教研室 | 谭晓丽 | 商学院 |
41 | 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训》课程为例 | 何芬 | 商学院 |
42 | 创新微视频应用方式促进思政小课堂与 社会大课堂相融合研究 | 张松峰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43 | 大数据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市场调查》课程赛教融合的教学模式 | 程小阳 | 商学院 |
44 | “思-课-研-赛”模式在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中的应用探索 | 刘伟慈 | 工学院 |
45 |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任务驱动的智慧教学改革研究-以《基于Python的文本挖掘》课程为例 | 席二辉 | 工学院 |
46 | 新工科背景下的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 | 尹盼盼 | 工学院 |
47 | 基于U+平台与BOPPPS模型的“python程序设计”教学改革与探索 | 魏晓玲 | 工学院 |
48 | “学生课题研究”导向下的《摄影基础》教学改革 | 林春腾 | 美术学院 |
49 |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优化的研究与实践 | 张永健 | 工学院 |
50 | 学科交叉视域下新工科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提升的研究与实践 | 胡珊 | 工学院 |
51 | OBE理念下“诗教”思政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范国增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52 |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沉浸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胡垂立 | 工学院 |
53 | 新工科背景下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 杨姜维 | 通识教育学院 |
54 | (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项目)民办院校大学体育落实“立德树人”人才培养效果评价研究 | 陶小平 | 体育部 |
55 | (课程教研室)hadoop生态圈课程教研室 | 左文涛 | 工学院 |
56 | 广府音乐融入高校民乐合奏课程的实践与改革 | 陈妍 | 音乐学院 |
57 | (课程教研室)声乐课程教研室 | 吴卫洁 | 音乐学院 |
58 | 思政教育元素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相融合的教改实践研究 | 张燕妮 | 管理学院 |
59 | 数字教育平台支撑下大学生学习投入提升路径研究——以混合式教学组织模式为例 | 程松松 | 管理学院 |
60 | 对分课堂模式下大学英语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路径与实践 | 王永霞 | 外语学院 |
61 | 重构“信号与系统”实验教学体系,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 刘裕权 | 工学院 |
62 | (课程教研室)《编排与版式》课程教研室 | 徐继春 | 美术学院 |
63 | (课程教研室)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教研室 | 黄利华 | 外语学院 |
64 | 高校武术教学中融入武术文化元素的课程设计与实践 | 韩亚军 | 体育部 |
65 | 数字经济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型本科院校新商科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 邬小霞 | 管理学院 |
66 | 基于超星学习通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以《综合商务英语Ⅰ》课程为例 | 包力方 | 外语学院 |
67 | “SPOC+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研究与实践 | 王凯丽 | 工学院 |
68 | 大学生社会实 践教学基地 广工商•雅欧森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 卢文娟 | 外语学院 |
69 | 基于社会服务视角的“闭环式”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 以《虚拟现实技术》课程为例 | 杨恒泓 | 工学院 |
70 | 支架式教学法在《商务英语阅读》课程中的实验研究 | 彭小华 | 外语学院 |
71 | 数字技术赋能《跨境电商物流管理》混合式教学应用研究 | 吕昳苗 | 管理学院 |